一、分析目的
量化设置遮阳构件前后太阳辐射量的数值变化,为遮阳构件的设置提供数值支撑。
二、案例说明
以北京市某住宅为例,计算二层窗户在设置遮阳构件前后,太阳辐射量的数值变化。
三、建模
3.1 Revit建模-创建房间-导出gbXML-导入Ecotect
3.2 新建图层,重命名为【遮阳构件】
3.3 选择2层窗体-分析-【自动生成遮阳构件/Generate Optimised Shading Device】
3.4 隐藏/关闭图层
四、分析模拟
4.1 载入北京市气象文件
4.2 在【分析网格】页签单击【显示网格】
4.3 选择二层窗体-单击【自适应网格/Auto-fit Grid to Objects】-选择【3D Form Fit】及【Select Objects】,其余参数默认即可。
4.4 在【2D切片平面位置】选择XZ平面,并勾选显示平均值复选框。
4.5 按F7转入前视图,未计算前分析网格状态如图所示
4.6 勾选【入射辐射分析/Insolation Levels】,点击【模拟计算/Perform Calculation】,选择【前后比对/Before and After Comparison】
4.7 计算结果如图所示,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53513Wh
4.8 显示【遮阳构件图层】,重新计算,平均太阳辐射为60355Wh
4.9 亦可在【Data and Scale】中切换显示差异、百分比等选项。添加遮阳构件后其太阳辐射量下降为未添加遮阳构件的13.3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