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分析目的
量化场地的光合有效辐射分布,为场地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提供依据。
二、分析依据
太阳辐射能<3MJ/㎡d的区域宜种植喜阴性植物;
太阳辐射能>3MJ/㎡d & <6MJ/㎡d的区域宜种植喜中性植物;
太阳辐射能> 6MJ/㎡d的区域宜种植喜阳性植物;
三、Revit建模
3.1 以南京市某碧桂园项目为例,建立建筑体量模型。
3.2 导出DXF格式
四、Ecotect模拟
4.1 导入DXF格式,勾选【合并三角面】,图层名称按项目名称排列。
4.2 基于【网格设置】及【手动调整网格】命令,调整网格大小与场地匹配即可。一般网格大小略大于场地即可。网格数量可根据需要自定义。图中网格大小为200m x 200m,设定XY轴方向的网格数量为200,即1格网格设定为1m大小。设置完成后再次单击【手动调整网格】即可。
4.3 调整2D切片平面位置为1m位置。
4.4 勾选【入射辐射分析/Insolation Levels】并计算。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【有效光合辐射量/PAR】。一般植物的生长周期为4月1日~10月31日,植物生长时间为9:00~17:00;选择根据分析网格分析即可。
4.5 计算结果如图所示
4.6 在DATA&SCALE中设置颜色区间的最大值为6,最小值为1,等高线间隔为0.5;勾选【contour lines】及平均值显示,其结果如图所示
4.7 数据对比与分析
以西南角某建筑为例,每一单元格即1m。可知该建筑南侧范围其有效光合辐射量在3~6之间,适宜种植中性植物;北侧10m内其光合有效辐射多小于3,即适宜种植喜阴植物。
4.8 亦可勾选【Clip To Min】,以剔除最小值;同时重设区间为3~6;如图所示,图中白色部分即喜阴性植物种植范围,其余区间为中性植物范围